特別是出自一個二年級孩子之手,更是教人驚嘆不已!
原本看似生硬的議題,經由創意的寫作手法表現,再加上巧手細緻耐心的圖像描繪,
可以想像她是多麼享受這項作業啊!
讓孩子享受寫作業,藉由作業探索出自我潛能,這是孩子送給老師最尊榮的「桂冠」!
低年級孩子能寫「說理」文章嗎?聽到這個問題,想必許多大人都會立刻斜眼面露狐疑:「連記敘文都還寫不好,還一腳跨到論說文的範疇?」
尚未在班級試驗之前,亦心生疑慮,遂未敢多言,然今看了孩子交來的作業(心情小語),方知孩子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閱讀教學在此先省略分享,溫老師直接跳到延伸寫作部分。
●溫老師的想法--從「故事」到「論說」
故事體其實是最適合訓練說理的文章,因為每個故事背後都有個「道理」,只要逆向操作,把道理揪出來變成論說文的「論點」,那麼故事的情節就成了「論據」。
中、高年級國語課文有很多故事的文章,訓練起來會非常快速,老師絕對別錯過;低年級雖然有更多篇故事,然礙於年紀小邏輯推理能力薄稍弱,鮮少有老師敢嘗試。不過,喜歡嘗鮮的溫老師,就是愛玩,結果竟然也玩出「成果」,心裡直呼「賺」到啦!
●二下康軒版第15課課文:
●延伸寫作
(一)上課討論--看起來只有幾個問題,卻是最關鍵的部分,一定要讓孩子想了又想,說了又說,老師只要負責不斷刺激他們的思路,延伸他們的想法,就會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用道理「說服」他人。
1.什麼是機智?跟聰明有什麼不一樣?可以舉例子說明嗎?
2.為什麼你會說九官鳥黑皮很機智?從文章的哪裡看出來的?
3.如果我們也想學會機智,從小該做那些努力呢?為什麼?
(二)回家作業—歸納整理成寫作綱要,避免孩子遺忘上課重點。
這些重點幾乎皆出自孩子的七嘴八舌,例如「打草驚蛇」、「書是不說話的萬事通」(第九課課文)‧‧
原來只要給機會提供舞台給孩子,老師耐心引導,用心集結孩子的智慧,他們其實也可以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