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避開旅人必造訪的「花見小路」,改走祗園白川邊的小路,沿著河川的餐廳,

在冬日夜晚的寒風中,成了旅人與食客的天堂,裡頭氤氳的氣味,點出了十足的京都

味,令人神往之。





燈火常伴黑夜,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京都特有的竹窗竹門,若隱若現的隔絕了人來人往之覬覦,在在顯示京都人喜愛低調的

性格與生活型態。




艷麗的紅,只為木之烏黑,夜色昏暗,而生,而精彩!






 














 

為什麼這麼多台灣人喜歡到日本旅遊,「食物」絕對是理由之一,傳統的日式料理,總給旅人在色香味俱全之外,濃郁且觸動心弦的食物精神,看著師父專注下刀的表情,食材新鮮之外更講究擺放的美感,還有永不妥協的慢與細緻,就別說每一餐都讓人一口接一口,渾然不知肚已飽脹的米飯,都是回台後不斷咀嚼玩味的味覺、視覺最美麗記憶。

 

難得來到千年古城,我自是不願錯過品嘗這裡的代表食物,不過我內心的想法可能會跟時下一般人的觀念有別,除了味蕾直接的感動,我最想捕捉的還有京都的「神韻」,從食材、上桌的食物、食客,當然還有店家的布置以及師傅做菜的那種勁兒。這樣的思維,也許是受了在台南住了好一段時間的緣故,我已根深蒂固認為,傳統小吃是有地域性有生命的,擺錯了地方,就像沒有根的樹,食物的味道再雷同,依然顯示不出原來古都的精、氣、神。

 

《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的作者壽岳章子(19242005)曾有這麼一段話:「每個季節的美味佳餚,即使是不太起眼的料理,母親還是會不辭辛勞的做給家人品嚐。例如煮豆飯的時候,母親一定會搭配稍微醃漬過的醃蘿蔔葉。初夏時節,白蘿蔔的菜葉心細嫩,母親活用食材,煞費苦心做出來的醃漬品,是孩子們的最愛。菜葉先迅速用水川燙,切細成約公厘的寬度後,擰乾水分,再灑上些許鹽巴就大功告成了。這些菜葉拌上切細絲的搓鹽白蘿蔔既美觀又可口。不過,直接食用最美味。」

淺白又直接的描述,卻道盡尋常人家的溫暖及踏實,來京都,找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家常味道,看的也是這麼素樸的生活場景,看似平常,卻橫亙千古,就像京都最有名的清水燒,其質感乃屬微微粗糙卻耐撫觸摩挲的禪風,表現是禪,內在是藝,雖不若歐美頂級瓷器的嬌貴與尊榮,依然得到世人給予至高的評價與愛戴。

 

去一趟京都,即使浮光掠影的晃遊,或根本不需用心注意京都食物,然,它保有的特殊且濃烈的傳統吃食方式與氛圍,很自然的透過各種形式流轉與投射向遊客傳達,這就是京都不可思議之處, 連舒國治都覺得走在京都好像看一場電影,所以,吃已經不再只是吃了。

節錄《門外漢的京都》一段: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京都,嚇到了,我張口咋舌,覺得凡入目皆像是看電影。順著街道走,見一店有工匠低頭在削竹器,屋角昏暗處坐一老婦,哇,多完美的構圖。接著一店在包麻糬,粉撲撲白皮中透出隱約的豆沙影子。再走沒幾步,看到著和服女將(女掌櫃)至門口送客人,頻頻鞠躬。一直往下走,到街底,一彎,又是一巷,燈光依稀,仍是一家一家的業作,或是各自有各自的營生。有的撈起豆腐皮(「湯波半」),有的鐺鐺鐺的敲著,把刀刃嵌入木柄裡(「有次」),有的疊起剛才打造出來的銅質茶筒,鐵色渾凝(「開化堂」),亦有登梯將高處的檜木洗面桶取下,有的店裡陳列一雙雙帶竹皮的筷子(「市原平兵衛商店」),有以鐵線編折出網形的食器(「和金網」)……我可以一直往下看,真就像看電影,只要我的攝影機不關。」

是的,這就是京都,京都真的「食」在有味!



京都著名景點嵐山的渡月亭餐廳,當日午餐端出的菜色,

彷彿一場視覺與味覺的藝術饗宴,日式料理的精細工法,結合食材專屬的風味,

飽含濃重的日式禪風,嗯!堪稱道地且經典的日式料理代表之一了。



















明明就是醃漬食物,怎麼覺得跟土地還是如此綿密的聯繫著?

彷彿還聞的到昨日風和雨的潤澤,上天的恩寵,農人細緻的呵護。





















這個醃黃瓜到現在不僅讓我齒頰留香,咬在嘴裡喀喀的清脆聲音,現在想來更是天籟啊!
















不知怎的,我好愛蘿蔔,日本人稱之為「大根」,

煮湯、涼拌、醃漬、熱炒、魯味,無一不可,

全能的食材,幸福的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溫美玉老師 的頭像
    溫美玉老師

    溫美玉老師「溫氏效應」的部落格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