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所有的美國媽媽都是民主又開放的嗎?
你覺得,美國媽媽對於年輕孩子的男女交往,都是不干涉的嗎?
一直以來,我們接收到的資訊,似乎是我們台灣的爸媽比較保守傳統,而美國的家長則是開明解放,可是事實都是如此嗎?
老大到美國當交換學生,代辦機構在當地都有交換學生的專屬服務人員,簡稱為CR,他們負責交換學生在當地的生活適應,學校的學習問題,還有和接待家庭的溝通與規範。
首次的家庭訪視,就讓女兒盧逸好好的上了一課。
第一件事情就是,女兒在接待家庭有自己的一個房間,因此,出國帶去的個人用電腦,理所當然也是放在房間使用,但是CR卻規定電腦必須放在家庭的公共使用空間,這麼一來,也就意味著她不能再任意使用自己的電腦。因為,在那樣的空間裡,如果家人都在,除了功課,你怎麼好意思用電腦處理私人的事情呢?
如果這一件事情讓女兒震撼,無疑的,接下來的規定更是叫她錯愕萬分,難以接受。
CR接著談到關於交友的規則,他們要求在美國這段交換學生期間,不能交男朋友,也不能與台灣的朋友聯繫,這所謂的朋友,當然也意味著現任的男朋友囉!
不若前一件事的束手就縛,選擇認命,這個牽動她的愛情與友誼存續的重要議題,她倒是做了「垂死」前的掙扎與求救。
當然,對象一定不是我,我這個媽,現在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更何況,我其實心裡偷偷高興,〈啊!糟了,千萬不能讓女兒知道啊!哈哈〉
她很哀怨的望著home家的爸媽,希望他們能出來說句話。
home爸非常講義氣的跟女兒站在同一國,她也覺得交個男女朋友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總是要學習的呀!說得義憤填膺鏗鏘有力,彷彿是正義的化身。
只可惜他在家對於教育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也就是說只有發言權並沒有主導與決定權,這點倒是跟台灣許多爸爸一樣,好像家裡的裝飾品,重看不中用,一切還是媽媽說了算。
home媽呢?現在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她身上,只要得到她的聲援,應該還有機會平反。
home媽說話慢條斯理,總是一貫氣質優雅苦口婆心的樣子,她微笑的看看CR然後說,如果要她說明立場,她是這樣的。我的女兒我會要求她們21歲以後才能交男朋友。至於,Irene沒關係,就這一年就好了,不要那麼嚴格。
挖…哩…勒… ,我能想像女兒當時的臉應該是三十條線,或者寧願自己沒問吧!
形勢比人強,連home家也都很認同這樣的規定,也就只能默默的接受囉!
關於這兩項規定,女兒一開始當然是不服氣的。
首先是電腦不能隨時使用,對於我們這種世代的人,也許還能勉為其難接受,可是對這些E世代的孩子,簡直就是宣判死刑般的難受,她們已經習慣了在網上聊天交友,甚至處理任何生活的一切事務,一旦被剝奪,可想而知,就好像被斷了手腳,成了半殘的人。
可是,我們真的不能沒有電腦嗎?
其實,女兒還是可以用電腦的,只是除了跟家裡聯絡或是做功課以外,可能就不那麼方便了。
也許,我們會覺得CR不近人情,太不人性了,女兒剛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麼就要她切斷與台灣的連繫,當她難過或無處宣洩時,起碼還有個管道可以抒發,現在,什麼都沒有了耶!太殘忍了吧!
當然,我們難免會這麼抱怨的,然而,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把電腦放在自己的房間,卻可能因為過於方便,因而常常忘記該和home家多互動,或是很晚的時候還在上網跟同學聯絡,以致於作息不正常,影響上學與生活。
另外,無法跟台灣的朋友,特別是跟男朋友正常聯繫,雖然殘忍我卻能夠理解CR的用心良苦。
要知道,交換學生也不過就是一年的時間,所以得盡快在最短時間內適應與融入當地生活,如果頻頻回首過往,勢必阻礙向前的動力與決心,那麼,當初想要達到的目的,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兩相權衡,冷靜思考,到底這樣的限制是否有其必要性呢?畢竟,人的意志力與自控力,都是薄弱且容易動搖的,透過外力,或許會好些。
交換學生的每一步路都是挑戰與學習,home媽堅持要女兒上線,然後親自跟我報告CR與他們的考慮與最後的決定。
我很高興的跟她說,這一年女兒是她的,她有權力請女兒配合家裡的任何決定,而我們只有滿滿的感恩與珍惜,因為,這是一種尊重與學習,沒有福報還得不到呢!
我很喜歡衝突與挑戰一波波的正面襲擊而來時,我和女兒沒有迴避,而我,不下任何的指導棋,也不會幫她做決定,就是不斷陪她釐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原來不解或有怨氣之處,透過對談、分享,慢慢的化解了膠著之處,也更能從容去看待不同的文化衝突,這樣的歷程真是彌足珍貴,也讓人備感窩心。
事件末了,女兒下了個結論:「我覺得妳教養孩子的開放與自由比較像美國媽媽,我的home媽總是擔心太多,所以她比較像台灣的媽媽耶!不過,不管開通或是保守,這兩個媽我都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