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巨大的人面獅身在三大金字塔下,安安份份規規矩矩的守護著三位法老王的陵墓


馬車、汽車,看起來像古埃及人的當地人、現代的觀光客,交會在永恆的金字塔前



人面獅身前廣場上,每晚都有精彩的聲光秀。 因為沒有腳架,精彩畫面拍不起來,很可惜!
這個遺憾只好留給看倌們自己實際到埃及親臨現場好好體驗囉!



入埃及記- 那喚作永恆的金字塔

 

   「古老的阿拉伯人有句諺語:『世人怕時間,時間怕金字塔。』」此次領眾人入埃及、約旦旅行的上順旅行社李董事長,在車子開往吉薩的路上,如是反覆說著。我不甚理解,也不太服氣,心裡嘟嚷著:「時間就是永恆,天底下還有誰能凌駕時間?若有,不是無知,就是無禮!」然而,當我的腳步踩在無邊無際的廣袤沙漠裡,烈日當頭,一步一步接近埃及三大座金字塔,抬頭仰望的那一刻,我臣服,我肅然,我低低喟嘆:「時間怕金字塔!」

 

        不朽的幾何光輝 - 金字塔的建造

    「巨大」絕對不是金字塔讓世人稱作永恆的建築藝術的唯一理由,真正推敲思考,再緩慢移動到那幾大座幾小座金字塔下,從自己那一個小小的陰影點,仰視著,尋思著,我不遠千里,長途跋涉而至這夢中好似熟悉,眼前卻異常陌生的建築,金字塔到底給了我什麼樣的衝擊呢?

    乍看金字塔,同行的團員潘醫師行走間不掩興奮莫名,「這真的會讓人起雞皮疙瘩」,我想,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無盡的讚嘆與折服。的確,歷經四千多年時間與大自然無窮盡的考驗,金字塔還能屹立不搖的展現在世人眼前,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已經進入超科技時代的現代人,傾所有人力、物力研究解構,都未能解開這世紀之謎,諸如,建造的方位是如何設計?龐大的工程如何達成?種種謎團更激發世人無窮的探索動機。

    撇開專家的專業研究,普羅大眾的我們也有許多很基本很庶民的疑問,透過一些資料的詳細說明,還有當地導遊的精闢解說,再加上親臨實境的體悟,我想藉此一角將歸納整理後的心得,小小分享如下。


 

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

    金字塔之所以偉大,從世界最有名的古夫金字塔的建造有幾項數據,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到底為大在哪裡?

1.   至少由10萬名工人每三個月輪班上工,花了20年的時間打造而成。

2.   底座四邊為230.40m230.51m230.60m230.54m,這四個數據透露著一項訊息,那就是誤差值竟然只有20公分之內,等於千分之一。

3.   大金字塔高146.59公尺,到1889年巴黎艾菲爾鐵塔建造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如果你無法估算這有多高,把他換算成我們一般建築物,大約就是50層樓的高度。

4.   270萬立方公尺的體積由約250萬塊巨大的石塊堆疊而成,每塊平均約重2500公斤。拿破崙曾經估計,集合這些石塊,可以築一道高2公尺,厚30公分環繞法國邊界的石牆。

5.   入口的地理縱線,精確到朝正北的角度偏差值只有036分。

 以上數據最叫人吒舌的是,這是離現今約4500年前的古埃及的所為,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其背後的思考與行為,尤其對照去年我們才因為受眾人景仰的聖嚴法師植葬,而掀起的身後事簡約的概念,兩兩相互映照,其中對於死後之事的大費周章,簡直天壤之別。然而,重返歷史現場,再次閱讀人類過往的行為模式,最忌諱的應該就是以今論古的思維,因為,不真實也不公平。因此,唯有跟當時的古埃及人占在同一個位置同一觀點,古埃及人的建築、繪畫、雕刻還有喜怒哀樂才能從塵封中重生。

    懂了這層道理之後,我們就能接受古埃及人的生死觀。當日常生活出現固定的節奏,古埃及人便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在大自然賜與的這塊河谷立足,全然仰仗一股雙重的力量,那就是太陽神和尼羅河,這兩者均有創發和毀滅的力量。若把太陽比擬為生命之光,它能使萬物滋長,卻也能叫它枯萎、死亡;而尼羅河的氾濫雖然帶來肥沃的淤泥,另一層面卻是滾滾洪水無情的摧毀與湮滅。這樣的死亡與再生概念,讓古埃及人深刻的理解,每當傍晚太陽由西方的地平線「逝去」,隔天早晨太陽將再度由東方「重生」;而尼羅河年年氾濫,也為枯水期間死亡的穀物帶來帶來新生的歡愉。這樣的循環,使得古埃及人體悟到一個道理,就像太陽每日東昇和尼羅河的氾濫,人死後一定也將復生。


    法老死後的陵墓 - 金字塔

    如果能夠再生,該為自己做什麼準備呢?首先,當然要好好的保存肉體,否則,一旦靈魂要回來附身,會找不到主人的,於是,把屍體製做成木乃伊成了當時最好的方式。那麼除了肉體保存好之外,當然也要有地方安放,貴為太陽神之子的法老,除了是人,其實也已經被塑造成接近神祇的人,因此,法老的陵墓已與現世力量有嚴密的關聯,換句話說,如果能讓法老順利復活,整個國家都將受惠,所有參與建造的人,也深信雨露均霑,他們也會得到天神的庇佑。當時覺得最能接近太陽神,讓法老的靈魂得以盡快抵達上天的方式,莫過於建造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築物,特別是以尖頂的樣式,便能通往天際得到永生。當然,其它的王公貴族,甚至有錢有勢的人,也都爭相仿效,為自己打造一座金字塔當成死後的陵墓蔚為風潮,但是經過時間無情的洗禮,加上施工不易,若非經過縝密的設計與打造,都已化為烏有,而今根據調查存留的金字塔已經剩下96座而已。

 

首席金字塔建築師 印和闐〈Imhotep

    其實,吉薩(Giza)的古夫金字塔並不是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首座其實是位在薩卡拉地區的階梯金字塔。根據《金字塔文書》記載,當時的左瑟〈Zoser〉國王,向當時的祭司印和闐〈Imhotep〉描述夢境中的陵墓模樣,有一座座階梯可以通向天際,聰慧又有傑出建築素養的他,真的為法老王左瑟打造了一座頂天立地的金字塔,而且,一樣仿製方型木頭的形狀,卻捨棄之前的木頭改以石塊為建築材料,自此改寫了埃及建築的歷史,讓許多後來的建築得以保存成了人類不朽的珍寶。這位大人物,也成了古埃及人心目中非常景仰的半人半神的傳奇人物,堪稱當代的達文西。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知道的印和闐〈Imhotep〉,竟是透過好萊塢電影《神鬼傳奇The Mummy》,劇中他成了邪惡祭司,是一個擁有擁有神奇邪惡力量的木乃伊,一心一意想要復活釋放恐怖的埃及十大考驗到人間,當然這一類電影,一定是正邪對立交戰,而最後英俊的男主角〈現在的布蘭登費雪身材完全走樣〉和美麗的女主角瑞秋懷茲,歷經重重險阻,終將邪惡祭司印和闐〈Imhotep〉徹底消滅。到了埃及,也知道了史上偉大的建築師、藥師、醫師…,深深為他打抱不平。〈難怪美國人到埃及旅遊非常危險,都有警察保護,是因為亂改歷史嗎?哈哈!最後這一句純屬虛構,不過因為恐怖事件一再發生,美國人在回教國家旅行,確實受到保護,在埃及我們就親眼見證了〉。

 

金字塔的先後建造順序

    除了我們熟知的吉薩三大金字塔之外,其實在階梯金字塔之後,有一段過渡時期,期間彎曲金字塔和紅色金字塔都是代表之作,也是旅行團都會朝聖之地。

以下就按著時代先後順序,介紹如下:



在階梯金字塔之後和吉薩三大金字塔之間的過渡時期,其中這座紅色金字塔還算保存得很好的。


紅色金字塔一隅


我們走進紅色金字塔裡面參觀



遠眺彎曲金字塔,有沒有覺得有點彎曲呢?這也是介於階梯金字塔和三大金字塔過渡時期的產物。





哇!這就是眾所矚目的三大金字塔,為了同時拍攝到三座,還必須坐車到另一端才能獵取到這個鏡頭。

這三座分別是

父親 --  古夫金字塔(Pyramid of Khufu,或稱大金字塔)
兒子 -- 卡夫拉金字塔(Pyramid of Khafre)
孫子 --  門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ure﹞




這是第二座金字塔 - - 卡夫拉金字塔(Pyramid of Khafre),也是一般人都會進去參觀墓穴的那一座。
雖然實際高度沒有他父親的高,但是因為建的地方地勢高8公尺,因此看起來是最高的。
加上頂端保存得較好,很吸引人喔!



你可以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啊!原來走近認真看到的金字塔外觀,
早就已經歷盡風霜,也是斑斑駁駁囉!這跟我們總是遠看得金字塔,
有極大的落差呢!








金字塔前的駱駝小販正在忙著招攬生意。當地導遊開玩笑說:「你要坐的時候,他會跟你說只要1dollar
,等到一坐上去,到了目的地,就獅子大開口跟你索價50dollar,哇!將近1600元台幣耶!
這時你是給或不給呢?別忘了,此刻你可是坐在高高的駱駝上,沒有他一聲號令你是下不來唷!」
哈哈哈!千萬不要在那裏輕易嘗試啊!當地埃及小販真的是很讓人吐血的!


進入金字塔的心臟

    除了看金字塔的外觀,走進金字塔裡面參觀,更是段特殊的歷程,如果不是親身體驗,像我這種資質努鈍的人,真是無法想像金字塔裡頭到底是什麼樣貌。這麼多座的金字塔,現在三大金字塔唯一可以進去參觀的只有吉薩的卡夫拉金字塔〈The Pyramid of Khafra〉,通往開放參觀的墓室通道既窄又小又不通風,只能彎著腰低著頭,彷彿向偉大的法老致敬般的緩緩前進,遇見參觀完的逆向人潮,若是胖一點的,你還得停下來側著身子想互讓路,一不小心,頭稍微揚一下,就會撞到通道頂,為什麼提到這一點?因為,我就是撞到頭的人,這一撞,還真的讓我在吉薩金字塔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在吉薩進入了第二大的金字塔,到了薩卡拉的金字塔群,階梯金字塔正在維修,我們倒是進入了紅色金字塔內部。

    兩座金字塔的裡面共通點都是不通風,所以空氣極糟,其中紅色金字塔嗆鼻的阿摩尼亞味道,最是叫人作嘔,進去的人幾乎都戴著口罩或是掩鼻匆匆而行。吉薩的卡夫拉金字塔通道的盡頭是一個小小的法老王墓室,幽幽暗暗,陰陰沉沉,有團員試著躺在放棺廓的墓穴上,我沒有勇氣去躺,腦子卻不斷反覆想著,再偉大的人,再難捨世間奢華的人,終有一天,都要一個人孤伶伶躺下來面對滿室孤寂與荒涼;身旁無數的陪葬品,最終也只能成為博物館陳列櫃上那斑斑駁駁的破銅爛鐵;而再豪奢的場面,歷經風霜也不能避免蒙上厚厚的塵土,若命運從不獨厚富人或權勢之士,也不會去虧待窮人或流浪漢,那,我們的身後之事還有什麼好計較?

    方寸之地的斗室,真真容不得我滿滿的悲嘆與感懷,只見川流不息的遊客繞著遊著,只有些微的空氣流量,已經逼得常人無法駐足過久,大家只好匆匆繞轉回頭。很難想像,這若是夏天來訪,應該會有人在裡頭窒息吧!所以,千萬別冒險,去埃及有兩項事情一定要注意,第一,趁年紀輕還走得動,彎得下腰,第二,冬天絕對是造訪埃及唯一的最好季節,切記!切記!!

吉薩古夫金字塔旁的「太陽船博物館」

    其實到了埃及就會明白,許多的文物及圖像、藝術…等重要資產,都在神廟或是博物館裡頭,而金字塔裡頭是什麼都沒有的,它就是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因此,這一座蓋在古夫金字塔邊的太陽船博物館相形重要,因為終於可以看見出土的文物,而且身形巨大氣勢非凡。這艘船是1954年是在古夫金字塔旁下由一個上下四方均有粗大的石材所形成的石室所發現,由於有石室保護著,加上沙漠氣候乾燥因此保存狀況非常良好,沿著展覽館慢慢踱步欣賞,連4500年前的船上繩結都還完好,看得眼睛都差點掉出來了,直呼神奇!這艘太陽船證實並非航行用,而是單純的陪葬品。在埃及的傳說裡,太陽神每天早上搭著太陽船,從東邊上升直到西方落下,到了夜晚又在地下繞一圈,再從東邊回來,日復一日永不休止。我們都知道古埃及人非常崇拜太陽神,古代埃及法老幾乎都將自己神格化為太陽神,因此太陽船成為重要的陪葬品,當法老去世後,肩負運送法老王靈魂從凡間至天上的任務。另外,在考古學上這艘船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存在,那就是船上發現了船行駛時保持重心的「壓艙石」(在一樓展覽廳陳列)、推進和控制方向的「雙漿」,船頭和船尾都有,遮陽的涼棚,最後船後的艙房還有隔間,應該是做為休息睡覺用的吧!這些證據都能推論四千多年埃及人早就己經有相當成熟的航行知識和技術。

 


白色的建築物,就是太陽船博物館。外表看起來不怎麼樣,進去卻讓人大開眼界


經過專家修復後的太陽船。長43.3公尺,寬5.9公尺,吃水深度是1.5公尺,排水量45噸。

太陽船被高高吊起來。

 行萬里路再來驗證萬卷書
  
總要走過萬里路,我才願意臣服在萬卷書裡,尤其書籍記載的地理環境、位置,或是具體的建築、藝術史料,不能親眼見證,我就難以消化理解。這樣的學習屬性,讓我的學習歷程顯得艱辛,但是卻衍伸出無窮的樂趣,因為只要能夠驗證資料上的探索活動,我都好奇的想嘗試。這次有幸一睹的金字塔型式的陵墓,還有無數的其它型式的陵墓建築,再加上親自走進陵墓裡一探究竟,終於大大的滿足了我多年來的疑問與揣想,回到家再度捧起相關資料與影片,此刻,閱讀的任督二脈,理解的神經網絡,瞬間暢通無比,而且相互匯流連結,這真是旅行最叫人興奮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