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多功能體育館,也是集會場所






老三盧楓的好朋友






負責另外加強英文課的老師




教室前玩耍

小孩上學記

 

    這趟紐西蘭之旅,除了遊山玩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幾個孩子在當地上學。

    我們唸的小學是Windy Ridge Primary School 。這是一所在當地也不算大的學校,12個班級,每班20—25人左右,全校大概不到300人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設備樣樣不缺,除了各班教室,還有一些專科教室供實驗或其他用途。例如:一間可以開會、表演、上室內體育課的HALL;也有可以查資料、借書的小小Library(我覺得也許用Reading Room 比較適合);另外進校門一眼望去,一大片的青翠草皮和後門看似山坡的綠色斜坡地,是參觀時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孩子一到就想躺在那兒打滾的天堂。更棒的是這麼理想的學校,距離我們的住處走路又只需3—5分鐘,孩子可以天天享受自己上下學的樂趣。

7 19日(一)是紐西蘭全國第三個學期的開學日(紐西蘭一年有四個學期,每學期九週),『一大早850』趕著到學校辦裡註冊手續準備入學(喔!台灣的孩子看了一定要羨慕到流口水了吧!850還算早嗎?),原以為開學應該很熱鬧,老師一定忙得不得了,所以要去之前,還想著要觀摩觀摩他們的開學典禮,到底長什麼樣?天曉得一進校門,我就傻住了,因為完全顛覆了我的思維,整個學校安靜得不像有人在活動,每一間教室都像沒放過假一樣的正常,根本沒有什麼變動,這時只好自我解嘲:哈!是不是在台灣當老師當久了,走到那兒,就這麼死腦袋呢?

接著是在他們所謂的一間Office辦理註冊,一結束,長得很像聖誕老公公的校長,就來帶小孩到每一間教室。他先和孩子親切的寒喧,再將孩子交到該 班 老師手上,並且不忘問問班上有哪些人願意照顧新同學?一連串平實沒有架子的作風,著實讓我嚇了一跳。我自己也在國小教書,這樣柔軟的身段還真的少見,也許你會覺得那是因為學校小,所以校長做這些事,不過在台灣我也很少聽到小型學校校長會親自領新生進教室的。

後來還聽孩子說,校長常常在校園穿梭忙個不停,誰不遵守規矩他比老師管得還積極,而且偶而也去教室跟他們上課。顯然這裡的校長比較不像「當官」的。

來這裡隨班附讀六週 ,隨著孩子每日的「搶先新鮮報」以及學校每週的

SCHOOL NEWSLETTER」,特別將一些入學申請手續,還有一些個人觀察與體會記錄下來,存留的經驗也許可以分享同好。

 

  校?

這次我們算是幸運,申請就讀並沒有任何的周折,怎麼說呢?紐西蘭政府開放給各學校自己參酌是否接受短期的遊學生(oversea),所以有的學校校長願意接受,有的嫌麻煩乾脆一律拒絕。

要來之前的兩個月,可以透過紐西蘭當地的朋友或是網路遊學中心查詢,先與就讀的學校聯繫、報名。(後來在這兒認識一位從台灣移民這裡的 郎達倫 先生,深入交談後,得知他可以包辦所有這些的問題,他的e-mailjlang@wave.co.nz)大部分的學校可能會先要求繳交註冊費,我們則因為home mother當面跟校長談過,當時他並沒有要求這一項,只希望知道孩子的英文姓名、年齡,方便他們到時候的入班,所以我們並未預繳任何定金,就這樣初步完成報名手續。

 

因為紐西蘭政府授權給一般學校自主這項工作,所以學費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以我們這間學校來說,一週收費260元紐幣(當時台幣兌換紐幣是21.61,所以換算成台幣約是5600元),因為要趕著台灣的開學,他們也願意通融,收6週的學費。但也有學校不管你是否要讀完,就是收一整個學期9週,所以視各校情況而定。(後來問了漢陌頓那邊小學的學費,大概都差不多是這個數目)

 

因為不是一個人的旅行,尤其又是帶著孩子,食宿及交通都得先預做安排。

要來之前我就打定主意是來度假兼休閒,所以絕對要讓自己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因此我選擇住homestay。這樣一來我可以不必像家庭主婦一樣,天天要打理家裡、採買、煮三餐…,只要孩子上學,所有的時間都可以隨我支配。

不要以為在這兒當家庭主婦容易,也千萬別打著主意要在此地外食,這裡不比台灣,隨時都能買到吃的東西。第一、通常你住的地方離Mall 都有一段距離,除非你可以開車,第二、Mall 的東西沒有多少選擇,兩次你就膩了,第三、商店在非假日五點半左右就休息了,晚餐哪能在裡面吃呢?

因為住homestay,所以並沒有租車,兩個月下來,發現真正需要的時候也不多,而且因為沒有車,孩子兩條腿變得好能走路。好幾次我們就走30分鐘到圖書館或Mall裡的書店看書,回來時還規定每人背兩本書,再走30分鐘回來,來回一個鐘頭,也不見他們喊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天氣,走路是一種無上的享受啊!

若要到city,嘗試坐公車也不錯,我們常常先走一段路,再坐在候車亭裡等公車,哇!我得說,那時真的有一股旅人流浪的感覺襲身,很不賴呢!在台灣孩子們從沒搭過公車,每個都好興奮!這裡的公車司機特別有耐心又有禮貌,除了跟你道早問好,有些還愛逗孩子玩,常常買個票也順便聊個天,悠閒的不得了。跳上了公車,不同於汽車的視野,孩子總喜歡把脖子伸得長長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直想一探奧克蘭四周的驚奇。車子若經過Harbour Bridge(北岸通往奧克蘭city 的主要橋樑),只要往加大的窗外一看,所有停在港灣不同造型的帆船一一躍入眼簾,這時真正感受為什麼人稱奧克蘭 為「帆船之都」。接著是看著那個號稱南太平洋最高的建築物─SKY TOWER漸漸逼近,近到似乎一伸手就能觸即,啊!旅行,我就是喜歡這麼真實的旅行,這會讓孩子很難忘記吧!

也曾帶著孩子從奧克蘭搭火車到漢陌頓Hamilton3次,不同的交通工具,我們享受了不同的旅遊樂趣。假日如果想到遠一點的景點,當地tour 都有接送、導覽的服務。我們去羅托魯瓦和雪山滑雪的那兩次,就請一位移民這裡的台灣同鄉 先生全程服務,又方便又好。

這次我們的homestay 是朋友的二伯,因為是熟識的,加上是台灣人,所以彼此的溝通良好,更重要的是homemom 愛乾淨,每天都把家裡整理的有條不紊、整齊乾淨,加上一雙巧手,孩子天天吃得高興又滿足。其實我這個當媽的,只消負責他們的洗澡、睡覺、學習…。但是有一點我會注意到的是,我盡可能主動幫忙並且教導孩子對環境的尊重。例如:吃完飯,我一定負責洗碗;也會幫忙簡單整理家裡,雖然他們並不要求,但是我覺得有幸能住在這兒,就要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一樣來照顧,尤其省了煮菜的麻煩,已經太幸福啦!我也讓孩子明白,雖然我們已經付錢給homestay ,但一樣要懂得感恩,所以隨時得注意禮貌、行為舉止。

homestay也許不是那麼自由,而且正如 先生所說,千萬不要對homestay懷有過高的期待,也許早期還有一些是比較以人情取向,所以會感受到非常的熱情又貼心,但隨著市場變動,今天經營homestay的家庭,通常是把它當作一份工作,讓家中多一份收入,因此人情味相對也較以前薄弱,這一點最好心裡有所準備,反正你我本就不相識,能夠互相客氣應對,不多做非分之想,也就不至於有任何的失落。

像我們帶著一群孩子的,特別會有一些麻煩,因為孩子自制力較差,稍微走跳、或跑步絕對是要禁止的,因為這裡大多是木板房子,不小心就會太吵、太鬧,讓一起住的人覺得不舒服,所以來之前最好先衡量自身狀況,能否接受所有的不方便,免得彼此不高興還要同住一個屋簷下,那可是會壞了遊興的。

也許你會希望到Kiwi(紐西蘭人自稱)家住homestay 這當然也是一項選擇。這次因為第一次帶著孩子出來,自覺英文還不夠好,加上不想煩惱一切鎖事,包括孩子的就學、以及能不能接受當地的食物…,所以我先不考慮這個方案,但是下次也許會列入計畫。好玩嘛!

除了住homestay之外,如果想要更加獨立自主自在,也可以試著自己租房子。我的幾個朋友是兩家人住在一起,她們也是要來之前透過當地朋友幫忙先租房子,否則因為我們只停留兩個月,一般人不太喜歡這樣的房客吧!但如果是採這個方式,一切就得自己來了。包括可能要租車,要張羅三餐、打點所有的一切…,我那幾個朋友在台灣家中都有佣人,到這裡捲起袖子一切自己來之後說:現在才知道家裡的佣人一天要做這麼多事啊!

 

哈!怎麼樣?帶著孩子做長期的旅行要注意的事情,有點多,有點煩,不過我覺得很值得,因為這也可以是一項學習,只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所有先前的準備將爲後來留下許多美麗的回憶。

 

紐西蘭的義務教育一直到16歲。滿五歲就可以入學為一年級,一直到12歲以前,都算是Primary School 的學生。

    這次我們家三個孩子外加朋友的一個,四個裡面只有我家的老三盧楓沒什麼英文基礎,雖然在幼稚園有些接觸,但是畢竟年紀小,吸收有限,所以到這兒一定比較吃力。下面是她來以後的一個笑話:

老三盧楓英文很菜,剛入學都聽不懂老師、同學說什麼,讀到第三天就覺得頭暈暈了〈現在證實,語言真的是頭痛的第一號殺手。學校一位同事之前因為常常頭痛,所以特地去聽了一場『為什麼會頭痛?』這位醫生從頭到尾都用台語演講,結果聽完我的同事舉手說:謝謝醫生!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常常頭痛了,原來是因為我都聽不懂台語。(因為她是客家人,不習慣聽台語,哈!)〉。

 

 老三在學校因為不知如何表達,只好去找二姐盧瑗求救。回到家以後,瑗瑗告訴她:你要自己學會告訴老師,我頭痛,不要一直找我幫忙啊!來!我教你頭痛的英文怎麼講,很簡單,就是  + ,頭蛋,你看這麼簡單?趕快學啊!我在一旁,聽得滿頭霧水,於是好奇的問:為什麼頭痛要叫做「頭蛋」呢?

 

親愛的瑗瑗說:因為headache〈他們只會唸,不知道這個字怎麼拼〉,就是head+ egg,不是嗎?〈非常正經的〉。喔!My god!還好盧楓的「頭蛋」一天就好了,不然要出糗幾次啊!

 

     台灣我也教過短期的海外寄讀生,或是從國外回來就讀的孩子,語言當然會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時間一久,都不會是問題。我可以理解孩子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是也相信他們有能力克服。很高興孩子能在真正的英文環境裡練習並且習慣,在台灣我們擁有的大多是虛擬的環境,並不真實。雖然女兒也曾經在標榜「NO CHINESE」的環境裡學習英文,但總是沒那麼自然,在這兒,圍繞你四週的都是英文,待久了,就會習慣這樣的交談模式與環境。

 

    記得第一天放學他們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喔!老師還有同學他們幾話都好快呀!我都聽不太懂。我故意問:可是在台灣你們不都聽懂英文老師的話啦?怎麼現在不懂呢?

 

  其實除了英文能力不夠好,單字懂得太少之外,口音也是原因之一。我們在台灣已經習慣美式的發音,這兒是單純紐西蘭式的英文,加上他們講得又快(對我們而言),所以乍聽之下,幾乎聽不懂。

 

    一般來說,學校都會爲這些語言有適應問題的孩子,另外安排英文課,這裡也不例外。每週都有一位老師負責她們幾堂的英文課,課程內容我和孩子們都覺得有趣。例如其中一次:老師先介紹紐西蘭這個國家讓孩子認識,然後她也要孩子介紹自己的國家讓她了解,過程中有討論也有動手做的部份。後來課程一直延續這個主題,我們這四個孩子一起合作,將兩個國家的一些特色畫在一個大木板,並且著上顏色,完成後老師還把這個成品,在星期五固定的週會上秀出來,然後放在學校走道,讓大家都能欣賞。

 

利用空檔 和這位 老師談到有關課程的設計,她說因為我們是短期生,而且已經具備有一些英文基礎,所以她希望孩子能用英文來學習其它的事物,特別是文化的交流。很高興能遇見這麼一位用心的老師,孩子好喜歡她,回來老是提到她親切又和藹的教學態度,以及她設計的這一系列特別的課程。老師也不吝嗇的稱讚她們畫畫能力、上課態度都很棒,更重要的是說她們英文很好:You do not need me!(我想問的是:really?)

 

整個課程結束前,用心的老師還爲孩子每一個人挑選了非常具有紐西蘭毛利文化特色的項鍊,每一條項鍊都有不同的造型,裡頭附有一張單子,說明每一個造型所代表的意義,熱誠又善解人意的心,溫暖了身在異鄉的我們,也給了孩子一次美好的回憶。

 

    來之前自己已經心裡有個底,對於孩子的英文程度提升,不能太期待馬上有所成就,尤其我們停留的時間基本是上是不夠長的。從台灣到紐西蘭讀書,剛好跟我們住在同一個homestay 的一位大姐姐形容得很貼切:我國二的時候來這裡,整整在教室當了半年的『鴨子』(台語:鴨子聽雷),根本都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

 

    好吧!一句話:只要認清現實,不做過多的幻想與期待,就能踏實心安的享受邊玩邊學的樂趣,不是嗎?來這裡也不純粹學英文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