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 馬鞍山靈糧小學4A班的可愛小朋友



    4A班可愛的合照






透過小魯出版社沙永玲沙總編的引薦,10/29--11/2 我在香港做了兩場教學觀摩,以及與家長和老師的專業演講,對我而言,這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也讓教學生涯再添一筆瑰麗的色彩。

 

香港的語文教學概況

之一 - - 用廣東話學習各種學科

到香港做教學觀摩時,才知小香港學校都是用廣東話上課,有時連中文課也不例外!對我們而言,實在很難理解和想像,就好像用閩南語或是客家語念中文字,有不少文字是無法完全傳達我們的說話,例如,我們說:「趕緊來吃飯」,台語說:「卡緊來呷飯」,如果沒有學過閩南語的人,就看不懂後者的文字表達。同理,廣東話也能用文字表達,不過,不懂廣東話的人是看不懂那些文章內容的。有機會你可以看看我們孩子使用的閩南語或是客家語的課本,就會懂我在說什麼了。

不過,寫作通常是「我手寫我口」,一旦悖離了這個原則,嘴巴說廣東話,提筆要寫文章時卻得轉化成普通話的語法,這的確是一個讓香港人頭疼的問題。

 

之一 - - 沒有拼音系統

另外一個很好奇也很訝異的發現,就是香港沒有學習任何拼音系統,我們是注音符號,對岸大陸則用漢語拼音,這些拼音系統的功能在於熟悉國字運用前的輔助,雖然時間不長,卻像一座非常好用的橋梁,除了能夠輔助獨立閱讀生字之外,還能幫助低年級以下的孩子,不必會寫國字,也能借助拼音系統,完成寫句子或寫作的工作。我問:「那你們的小孩子,碰到不會寫的字怎麼辦?」「問老師或大人,或者,我們就不寫!」他們這麼解答我的疑惑。

 這是在香港為我們安排打點教學的朋友Keven,因為他的居間協調與溝通,我有了這麼一趟
不同凡響的香港教學觀摩之旅,除此,又是吃又是玩又是騎車,讓我對香港的印象簡直是反轉



馬鞍山靈糧小學四年級教學觀摩10/29〈五〉

這一天的教學班級是四年級的學生,我準備的教材是翰林三下的「老榕樹」。

原來以為是三年級的學生,到了才知道是安排四年級,但是,因為了解他們的中文學習背景,心裡還覺得慶幸,深怕教材太難孩子無法吸收。

 這一班是實驗班級,從一年級開始就用普通話上中文課,所以比起其他孩子,他們算是比較能聽、能說普通話的。

 

先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一進入教室,所有教師的敏感度都一一啟動,所以,雖然尚未正式上課,但是,幾句和孩子的閒扯和開玩笑,立刻拉近了和他們的距離,此刻,我已幾乎完全掌握教室的人際脈動以及節奏,這對幾分鐘後要正式進入課程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對一個他們完全陌生的老師,我的時間不多,最好在上課前他們已經解除對我的戒心與防備,讓我能長驅直入直搗核心。




開放與幽默的教師形象

開放與幽默是解除他人防備的最佳利器,尤其對一群的陌生的孩子,你要是能說學逗唱、三八搞笑,一定能快速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當然,這是我最擅長,也是不自覺就會這麼做的事情,沒有什麼理由,我常覺得,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孩子,上課很舒服很自在,學習效果又能超乎想像。

 


大榕樹的根,深深的扎在土裡,師生一起逗趣演出





教學就是一場表演,好好的跟孩子一起玩吧!


運用閱讀策略,快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重點

這節課只有80分鐘,我的教學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運用閱讀策略,快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重點〈大意〉。

例如:

1.路邊的空地上有一棵老榕樹,他的深深的扎在土裡,粗壯的

2.樹幹伸出有力的臂膀,把濃濃密密的樹葉撐開,像一把綠色的大傘。

 

為了讓孩子能夠學習抓住重點,於是,我就問:「這一段文章講了大榕樹的什麼部位?作者如何形容這些部位呢?」

這麼一問,孩子很快就知道重點,而且還能將細節或是修辭找出來。為了增加趣味及視覺的記憶,我在印給他們的課文旁邊,畫了一棵榕樹的簡圖,請他們把這些部位的細部描述寫上去。 





3.炎熱的夏天裡,這把大傘擋住了火熱的陽光,留下一片涼爽的

3.3.3.

4.綠蔭。孩子們最喜歡在樹蔭下遊戲,玩累了還可以靠在樹幹上,舒5.舒服服的睡一覺。有時陣陣微風吹過,綠色的葉子隨風起舞,招來6.許多飛鳥吱吱喳喳叫著、跳著。榕樹上是鳥兒們的天堂,榕樹下

7. 是孩子們的樂園。

 

同樣的模式用在第二段,孩子已經更加熟練。

「有誰在榕樹旁跟他一起玩或者活動呢?說說他們的活動情形?」

或者,也可以是這麼問的。〈當天我沒這麼問〉

「榕樹有哪些功能呢?誰會在他身旁做哪些活動呢?」

 

教這一段時,當然不能重覆之前的教學技巧,所以從文章找出了以下幾個重點,孩子,微風和小鳥,我就改請孩子出來畫在黑板上的那棵榕樹旁。別小看這些小技巧,這就是讓教學生動活潑的關鍵,更重要的是,又能讓孩子參與,增加教學效益。

這個小不點也想要畫圖,可愛呀!


8.
有一天,一陣和風輕輕吹過,看見榕樹青翠的葉片,在陽光下

9.閃閃發光,忍不住讚美說:「好美的綠葉啊!山裡頭上上下下再也10.找不著這麼美的大樹了,難怪每天日出日落的時候,鳥兒們總是11.喜歡到這裡來唱歌。」

12.樹上的鳥兒聽見了和風的話,高興的說:「是啊,是啊!幸好

13.有這一大片又濃又密的綠葉,給了我們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就連14.路過的行人,也總愛在這兒停下來休息。」

15.    小朋友說:「我喜歡在樹蔭下遊戲,更喜歡在樹下跳舞,要是16.沒有這一片綠蔭……」

 

前面兩段已經把主角的背景介紹完了,接下來就是來看看主角碰到什麼問題?以及,為什麼會碰到這些問題?

 

這一題先領著孩子念課文,我故意再這裡停留,並且示範念課文的要訣與注意事項,主要目的是要提醒孩子,朗誦文章,除了咬字清楚之外,還有速度、節奏和聲調的抑揚頓挫…,也必須保持高度的覺察力,認真聽聽自己的聲音,這是朗誦非常重要的訓練。

接著讓小組共同討論,再度轉換另一種教學方式,順便讓一些尚未站起來發表的孩子,有機會在小組裡說說話。

因為文章並不難,所以孩子能夠很快的透過引導,找到答案,並且摘述:「榕樹碰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都讚美他的樹葉,忘記其他部位的貢獻。」

 

每個小組發表的答案,就寫在黑板上那些鳥、小孩子、微風等人物旁邊,到此,幾乎已經把所有文章中重要的內容,節錄在那棵榕樹的圖畫上。






 

17.    「等一等!」突然有一個聲音打斷了小鳥的話,原來是榕樹18.的葉子說話了。

19.    「謝謝你們的讚美,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深深埋在樹底下的樹20.啊!他終日不見陽光,默默養育著我們,要不是樹根給我們養21.我們哪能長得這麼青翠呢?」

 

「碰到了問題,誰來解決?怎麼解決的呢?」

這是接著的問題,也幾乎是最後一個問題。

我用了另一個教學技巧演戲,當然不是什麼正式的粉墨登場,就是一個簡單的對人物說話的詮釋與演繹,順便讓孩子可以起來動一動,所以有全班一起表現一個動作,也有請表現得很好的孩子,出來表演給全班欣賞。

 

因為要表演,所以就讓樹葉和其他的人物對話,因此,孩子可以透過角色扮演,創造文章中沒有的人物對話,這也是寫作的一種延伸,讓孩子學習擴充原本的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