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每一年的語文科教學都像是一場一場的華麗冒險,我喜歡帶著孩子,往未知卻充滿探索樂趣的方向前進。許多人認為呆板無趣的教科書,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盡然如此,就像許多極具巧思的創意者,能在專門出售廉價衣服的商店,挖到足以令人驚豔的服裝,搭配出世上絕無僅有,保證不與名人撞衫的行頭,這,是本事也是絕活兒,當然少不了的,又是一番樂趣。

    你曾經看到一個單元中,一共有三或四課文章,可是,卻看不出個所以然,甚至抱怨文章無趣又八股嗎?如果有,以下這個案例應該就是其中之一吧!

    這樣的單元真的是「一無可取」?還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錯過了一段美麗的邂逅呢?

以下文章乃承接上一篇:寫作的第一堂課 - -國語課本有什麼?【一】


 http://www.wretch.cc/blog/readyouandme/12427634


第三:同一個版本,同一單元主題,不同的層次,成為寫論說文中論證的案例

五上康軒版「機智」單元,這三課的的重點分別是:

第一課「名人記趣」:以三則機智的小故事,記敘三位名人如何適時化解尷尬氣氛,展現個人風度。

第二課「秋江獨釣」:透過文學家紀曉嵐與乾隆皇帝的對話,見識到語言文字所產生的藝術和智慧

  第三課「智救養馬人」:記敘晏子以慈悲的胸懷、機智的應對化解危機,解救養馬人的經過。

仔細去看這三課,尤其是粗黑體字的部分,有沒有發現「機智」的不同層次呢?

    第一課「名人記趣」的三個名人機智故事,展現的是冷靜卓絕的應變與機鋒。其中曾擔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的案例是,在演講時接到觀眾寫著「傻瓜」的紙條,而他神態自若的說:「剛才有位聽眾送來一張紙條。這位聽眾真糊塗,只在紙上簽下大名,卻忘了寫內容。」面對匿名辱罵還能如此從容幽默,又能將對方反將一軍的機智,的確令人擊節讚賞。

    第二課「秋江獨釣」,乾隆皇帝要紀曉嵐根據充滿秋天景致的江畔作詩,並在詩中用十個「一」字,紀曉嵐當場完成。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丈長竿一寸鉤。一拍一呼復一笑,一人獨占一江秋。」

要能發揮這樣的機智可是不簡單喔!不但聰穎過人,更重要的是平日刻苦讀書而且博聞強記,方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展現過人的才氣與智慧。這樣的機智相較於邱吉爾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課「智救養馬人」中的晏子更是不得了,當景公要處死養馬人時,所有的大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晏子運用機智,故意當著景公的面陳述養馬人的三大罪狀:「第一、把景公的馬養死了,第二、讓景公為了馬的緣故去殺人,全國百姓會以為景公只愛馬不愛人,因此會失去人民的信任,第三、別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一定會瞧不起景公,認為他不行仁政,而且在齊國人不如馬。」最後還假裝怒氣沖沖對著養馬人補上一句:「為了你一個人,使全國百姓蒙羞,使主公名譽掃地。你說,能免除你的死罪嗎?」聰明的景公,當然完全理解晏子的用意,最後赦免了無辜的養馬人。這三段層次分明的「反語」勸諫,避開正面陳述,以委婉方式表現諷刺的成分,相當精采。三項罪狀,由輕而重,所提到的人物從個人、國內人民到他國國君,由小到大,由近而遠,地位由卑而尊,一層一層直指核心,也讓聽者一步步落入他所設下的語言邏輯中。這樣的晏子不僅是智慧過人,還體現了不畏強權的出眾德行。

    讓孩子看到機智的多元面向,運用言語機鋒,適時化解尷尬氣氛,展現個人風度,這是第一課中三位名人表現出來的機智;飽讀詩書後,脫口成章,源泉萬斛,讓語言文字產生藝術和智慧,這是紀曉嵐展現的機智;綜合上述兩者機智的條件,再佐以慈悲的胸懷,晏子將機智的概念發揮到經典極致。

 

閱讀教學:

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在每一課做結尾時,問這樣的一個問題:

l   要能像故事中的人物這麼機智,請問,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例如,第二課中的紀曉嵐,若非從小飽讀詩書,舞文弄墨,要能信手拈來走筆成 詩,簡直是天方夜譚。研究了紀曉嵐的成長歷程,就知道圍繞著他身邊無數的機智故事,絕非偶然或是一蹴可幾。

 

教完三課閱讀教學時,要做統整時,再問下面幾個問題:

l   這三者之間的機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請列舉並說明。

l   你覺得這三種機智的表現,哪一種機智最考驗人性,最難做到呢?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

l   現在你手中的「機智」資料,這些人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呢?練習分類並說說看。

 

從閱讀到寫作:

    這樣的三課文章讀完,你是否曾想過要延伸至作文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延伸呢?

    「談機智」 這樣的作文題目,是三課閱讀教學結束之後,非常適合練習的題材,一來強化主旨,二來練習論說文的寫作方式。

    而在本學期的「統整活動三」教學活動中,剛好其中一個教學重點就是作文指導,這些綜合統整活動,主要是用來教授語文的知識或是技巧,許多老師可能會以講述為主,並未提供實際操作或驗證的機會給孩子,這是很可惜的,而且也往往無法彰顯成效。

   「統整活動三」正好教孩子文章的開頭與結尾寫法〈附錄一〉,如果讓孩子搭配第一單元的寫作 - -「談機智」,要求孩子在寫作中,有意識的控制開頭與結尾的模式,這是最好不過了。千萬別又把這個活動拿來念一念或講述一番就結束。

那麼,既然要寫論說文,我們應該知道這種文體的結構。

論說文的結構是「論點+論證+結論」。

「論點」是論說文中的中心思想,在此,我們要說服讀者的就是「培養機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機智。」

「論證」是將論點的抽象概念化為具體的重要輔助,所以「事證」,也就是一個事件案例,幾乎是最恰當也是最簡易的輔助,剛開始學習寫論說文,應該有很具體的案例提供給孩子,才不至於讓孩子覺得孤立無援。「談機智」的案例選擇時,這三課提供的例子剛好派上用場,不但呈現機智的多元面向,也能梳理出機智的層次感,這樣的文章會更具說服力。

「結論」主要再度回應論點,要注意的是,概念同前,語句不可以再度重複,必須創造出「變化的重複」

 

    後記:課本上的 「統整活動三 作文指導 - -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見附錄一〉,是一篇很清楚的作文技巧指導,只可惜,開頭與結尾的文題並沒有一樣,看不出來一篇文章如果開頭是如此,搭配的結尾會是如何,這是其一的問題。另外,應該提醒老師,將我們課文學習過的內容,發展成文題來提供孩子真正寫作,而不只是欣賞文章,並說出哪一篇文章是什麼開頭與結尾的方法,要知道,如果不讓孩子親自練習寫作,欣賞分析再多文章,也是枉然!還是一句老話:「寫作教學不必另闢戰場」,為什麼要這裡讀一點,那裡教一些,把自己搞得七暈八素,孩子也霧裡看花,兩敗俱傷?只要好好的統整我們的教學教材,徹底的深入學習,根本不必捨近求遠啊!

 

附錄一:

康軒版五上統整活動三 作文指導 - -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l   教學方法

〈一〉配合課本中的提示,逐項了解開門見山法、情境法、導入法的開頭方式。

〈二〉共同討論,還有哪些文章,用到的是社文法、引用法、析義法…等不同的開頭。

〈三〉教師提供一個文題,讓學生依不同的開頭方式,是說開頭,如:我最喜歡的運動,各種開頭參考如下:

1.   開門見山法: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游泳。

2.   情境法:清涼的水,慢慢的滑過我的身體,一群人像魚兒一樣,優游在碧藍的池中。

3.   導入法:專家說,每個人至少要有「一週三次,一次三十分鐘」的運動,才能讓身體更健康。許多運動對我們的身體,都有莫大的幫助,其中,游泳更是一種全面性的運動。

4.   設問法:你知道夏天最受歡迎的運動是什麼嗎?你知道即使是殘障的朋友,都可以從事的運動是什麼嗎?

〈四〉配合課本中的提示,逐項了解對話法、總結法、描寫法、祈願法的結尾方法。

〈五〉共同討論,還有哪些文章,用到的是設問法、引用法、譬喻法等不同的方式。

〈六〉教師提供一個文題,讓學生依不同的結尾方式,試說結尾。如:一步感人的電影,各種結尾參考如下:

1.   對話法:看完電影,我忍不住想告訴自己:「要珍惜擁有的幸福,人生才會更加圓滿。」

2.   總結法:這部電影,讓觀眾沉醉在感人的故事中,寫出了人性的美好,也讓我們對未來,更是充滿希望。

3.   描寫法: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四周黃沙滾滾的沙漠一望無際,但是主角仍然昂著頭,鼓起勇氣繼續向前。

4.   祈願法:看過了這部電影,希望我像劇中主角一樣,挑戰自我,邁向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