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通宵烏眉國小,5個過年才有新衣的孩子,竟擊敗全國近1200個隊伍拿下理財比賽冠軍。

社會課,好好玩!!

 - - 消費與理財

一、課前說明

對課程議題的想法

    這是六年級上學期的一堂社會課,我們要討論的議題是『消費與生產』、『投資理財與經濟活動』。課本主要以名詞解釋為主,搭配簡單扼要的概念說明以及片段的圖像呈現,若教學只侷限在這些資料的範圍,勢必很難引起高年級孩子的共鳴,尤其這些議題對他們而言,若不和生活經驗連結,恐怕不只是陌生,甚至覺得遙遠事不關己呢!自古以來,中國人一向愛錢,卻又羞於談論,彷彿只要一沾惹上,就失了格調,所以「士、農、工、商」,商人最讓人覺得銅臭味重,於是古時候整個社會地位的排名在最後(當然今非昔比啦!)。但是,一場金融海嘯徹底粉碎了許多人辛苦的心血,眼看一生的努力因為投資理財不慎,或是不願意正視消費或是財務的重要性,最終落得無限唏噓,經過一波波的金融事件洗禮,社會大眾終於明白,正大光明的談論錢財的消費與規劃,不但不可恥,還是非常急切需要的工作。因此,這幾年來,消費、理財的議題,已經往下紮根,甚至已提早至國小進行教學,政府當局的心態不言可喻。

 

教學材料的選擇

    我很喜歡上這門課, 原因當然不是我很懂得財務管理,反而是因為我也是這個領域的門外漢,所以有機會擔任這個課程的教學,我會以同理心思考,什麼樣的材料會讓人產生想理解並學習的欲望?答案當然是引發興趣的真實案例。這類教材都會從最實用的角度,讓我們認識理財規劃事項,進入這個無法規避的人生課題。暑假期間,家裡長期訂閱的商業周刊第1133--窮出富小子,剛好提供了這個議題很好的材料,尤其這一期當中的幾個報導的故事,正好提供案例讓我們分析探討。
商周網站: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php?id=1427

 



就是這兩篇文章,讓我無地自容啊!嗚

教學目標的設定

    雖然是社會課,但因為我的教學一直都朝高效能的教學方式進行,所以教學設計的時候,總會以「一魚多吃」為終極目標。以這兩堂社會課為例,因為提供的乃是專題報導的資料,孩子比較少接觸這樣以成人閱讀為主的報導,因此要能讓孩子迅速掌握文章內容的菁華之後,我們才能進行屬於專業領域,也就是理財規劃的議題的對話,所以閱讀策略提問就必須出現,教導孩子如何讀懂也學習如何整理成筆記。另外,課程結束之後,我還要孩子針對今天上課的討論,將內容摘要以及心得分享,寫成一篇作文。最後還有一個延伸實做課程,讓自己也親自體驗消費與理財的過程。

    以上的教學目標,可以簡單的列出如下:

【一】文章策略閱讀:  

1. 教師針對文章內容重點的提問

2. 學生依據問題在閱讀時先自我偵測,並找到答案

  

【二】課程議題的討論:

1. 透過問題將案例梳理清楚,並做成表格呈現

2. 針對案例提出質疑或贊成的想法、觀點

3. 引發個人與材料中案例的相關經驗

 

【三】課程的反省與回應:

1.    請將今天上課的重點整理成一篇文章

2.    討論寫作的綱要

 

【四】課程延伸與實作:

1.利用4週的時間,記下每一天自己的消費狀況

 

二、實際教學過程

文章特性分析

    兩篇文章的重點都是放在『消費與理財』的正確觀,剛好與我要進入這個課程時的觀念不謀而合,原因無它,就是覺得,如果不了解自己或家人對消費與理財的價值是什麼,一定會引起很大的衝突。例如,我覺得車子已經很舊,應該換一部新車 ,可是,你的家人卻認為車子雖舊卻還能使用,而且車子是消耗品不能保值,不如把錢拿去買基金比較實在。消費的價值觀產生歧異,理財也可能各說各話,所以,先讓孩子釐清每個人對錢財的價值感覺是很不同的,沒有對錯與尊卑,就是不同而已。相互了解,彼此溝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之後,再來談理財工具的認識吧!

    基於這樣的想法,溫老師找了兩篇有錢的名人對孩子的金錢教養觀,作為討論的材料。因為父母絕對是孩子消費與理財的第一個老師,也會是影響最深遠最重要的老師,讓有錢的名人現身說法,我們來看看他們如何在家中建立消費與理財的價值觀。

孩子讀不懂怎麼辦?

         -- 文章分析

    我們認為很棒的教材,孩子卻常常因為閱讀障礙而失去了吸收的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為此,今天特別在這裡,示範一次閱讀策略教學,協助孩子理解文章內容,進而批判思考文中的案例,另一方面,也建立孩子對雜誌報導閱讀的策略能力。

    首先針對第一篇文章 --想要的,自己賺-- 就算車禍,修車費也得自理,孩子閱讀之前,我先問了三個問題:

(一)文章中的媽媽,對於孩子金錢使用的態度如何?

(二)文章中的兩個兒子,對於媽媽的金錢教養方式,有什樣的反應?

(三)找找看,文章中一共提了哪幾件事情?

   除了邊讀邊找出答案之外,我也在黑板上示範,如何整理成表格,讓重點一目了然。表格如下:



內容議題的討論  

   已經掌握了故事內容,接著就是重頭戲,開始討論相關問題:  

(一)你覺得媽媽對於孩子金錢使用的作法,恰當嗎?為什麼? 

(二)為什麼這兩個孩子,都能夠接受媽媽的方式呢?  

(三)你覺得這個媽媽看到孩子咬牙硬撐時,當時的心情應該是怎樣?會不會覺得也很不忍心呢?為什麼你會這麼想? 

(四)文章中的弟弟,沒有錢還要硬省下一筆錢請媽媽吃飯,看到這樣的事情,你有什麼想法和評價?  

(五)如果你是媽媽,你會像文章中的媽媽一樣這麼做嗎?為什麼?  

(六)如果你是那兩個孩子,你希望你的父母對於金錢觀,是用這樣的態度嗎?為什麼?  

(七)如果這個媽媽的態度是5分,你們家的爸爸、媽媽和你,分別是幾分呢?( 溫老師先自首,我自評2分,但是我們家的爸爸說,以他的觀察我只能得0分,而且他很努力成為5分,結果被我一平均卻只剩2.5分,哈哈!原來我的孩子不能聰明消費理財,是被我〝誤〞啦!嗚…,女兒,媽媽對不起你們啊!)  

    討論到第七題時,看到孩子們給自己的父母金錢教養觀打分數,5分、4分…0分…,一邊調查,一邊覺得想笑,因為,我想像,我那在隔壁班的女兒,如果她也來評分,會給我這個媽幾分呢?5分?對不起,想太多了,剛才我在作夢!1分?YA!如果她還願意給我1分,我會高興得流淚啊!  

    本來孩子很擔心,因為父母得分不高,有點不好意思,這樣顯得自己的家長太縱容孩子,似乎不是個好榜樣,不過看了溫老師的得分,加上這是一場客觀的討論與省思,並不牽涉任何道德與品格,所以,很快的又能正視問題回歸正常的思考。 
                                                                文章內容未完,請參閱下集
                                            http://www.wretch.cc/blog/readyouandme/122552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