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騎單車從德國至荷蘭時,正值夏天,歐洲最美的季節最喜歡逛,

到處都飄著新鮮的氣息與味道。特別是蔬菜與水果,飽滿的鮮豔色澤,叫人不想吃也難啊!




逛當地的傳統市場成了我們的旅遊樂趣之一,看著新鮮的食材在架上呼喚我們,

彷彿唱著一首一首夏之繽紛舞曲,好快樂,好滿足啊!


留職停薪兩年,最感到安慰的就是,幾乎天天下廚,最得意的就是給老三盧楓送便當,雖然當廚娘並非我人生的職志,不過,面對日益嚴重的食物及食材毒素問題,加上從小客家姑娘的底子夠扎實,兩年下來亦漸漸享受其中。

偶有頓悟,遂提筆分享。以下為4/2刊登於國語日報的文章。

 

 

認識好食材,教出好品格

放學時間,街角炸雞排和牛角麵包油亮酥脆的外型,誘人的油炸和奶油香味,讓飢腸轆轆的孩子望眼欲穿,深怕孩子挨餓的家長,一個個忙著停下腳步,挑了一大包,不管入口的食物來源及烹調方式是否符合健康,總是先滿足孩子口腹之慾再說。

報導說,跑一趟「化工原料行」,日常所有的食物或是調味料,幾乎都可以找到或是由半成品製作而成,言下之意,雞粉不是活蹦亂跳的雞熬煮而成;淋上蠔油的同時,別幻想那是生蠔萃取提煉;冬天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燒仙草」,真正天然的仙草需要整整8小時熬煮,才能讓香味完全溶於水中,於是多數業者放入鹼粉簡省時間;就別提裹著厚厚的油炸粉,放入回鍋油的炸物,食材及油品的毒性了。真正不傷身體的食物,都無法速成也不可能廉價,塑化劑問題揭開了食材的重要性,可是,我們改變了下一代的飲食觀了嗎?

現代父母最在意孩子的品格教養,卻忘了,其實從食材的認識,不僅養出好身體,也能培養好品格。如果,我們願意多花精力及時間在廚房的話,家庭絕對是孩子品格優劣的關鍵,而常在廚房穿梭忙碌的媽媽,通常又扮演著關鍵中的靈魂人物。

先別為孩子該學什麼才藝煩心或忙碌,盡可能挪出些時間烹煮三餐,不要再讓家人三餐當「老外」,少一些補習,讓家人一起採買或幫忙廚房煮食、清理的工作。從了解食材的來源中,必能逐漸體會農民「汗滴禾下土」的辛勞;那麼,帶著孩子探訪堅持生產有機食材的農民,背後堅持的慈悲與善意,就是最好的公民與環境教育;而這些食材為什麼要我們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獲得,這是經濟學的課題;餐桌上端出來的食物,集合這麼多人的心血,加上愛心的烹調,每一口湯,每一粒飯,不能浪費,這不就是自古以來有德之士推崇的「儉以養德」?

如食物鏈般的飲食問題,若用心追究,自然串出無數值得深思的環境和生存的價值觀,因此,只要認識好食材,吃到好食物,就能輕鬆教出好品格。品格教育,何須捨近求遠?


這綠,這白,這紅,才是我們該吃進肚子的顏色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