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就是國家級的狄懋昌單車教練,每天負責領操

 

左邊就是捷安特公司的董事長,人稱「標哥」的劉金標董事長,
今年75歲,卻很「勇健」!



互相合作一起按摩樂



每天早上都要做完操才能騎車

         騎車樂? 樂騎車!

 - 『京騎滬動』談騎車

            發現自己不會騎車     

    一直到參加『京騎滬動』每天長途騎乘之後,才發現自己真的不懂騎車。這樣的發現讓我沮喪許久,因為我可是從五歲多就開始騎車了呀!生長在鄉下,不會騎單車就像沒有長腳一樣,所以,單車可是一路陪著我長大的交通工具,甚至去年也還騎了旅行車在德國、荷蘭二十幾天,怎麼說,我對單車應該都不陌生的嘛!可是,騎乘的第二天起,就覺得好累,全身也呈現解體狀態,後經同行中的教練,以及具騎乘公路車經驗老到的車友提醒,才知道,自己的騎車姿勢完全錯誤,難怪事倍功半,若是距離短或不是每天連續騎行,也許不會那麼明顯,可是這一趟是天天都要騎車,所以問題開始浮現。

    從台北出發往北京的飛機,我的位置剛好是此次隨行的國家教練荻懋昌老師,他是大漢技術學院的教授,一直都有在學校開設騎單車相關課程,另外也擔任國家選手的培訓工作。當時跟他尚未熟稔,不好意思當場吐嘈,不過心裡還是嘀咕著:「這是哪們子的課啊!騎單車還要教?這個老師未免也當得太輕鬆了吧!」回程又是跟他坐在一起,這時我則對他的工作卻充滿了敬意,對照前後差異之大,都是因為這二十多天的騎乘所領悟到的啊!

騎車的撞牆期

    第一天出北京城,全程交通管制路況良好,加上首騎難免充滿期待,因此連標哥(捷安特董事長)都帶頭衝衝衝!兩三天下來,開始發現問題了。首先是肩膀僵直酸痛,因為我們都把上半身重量往兩個把手靠著,也就是手都硬撐著,以至於血液循環不良,幾個小時或幾天下來,果然難逃酸痛的命運。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要撐著?為什麼不放鬆?對呀,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好極了!像我這種菜鳥是第一次騎專業的彎把公路車,剛好這部車又使用了很高級的碳纖維材質,所以整台車才約7公斤左右,問題來了,因為重量很輕,剛接觸的人總怕沒有握好車把導致翻車,因此,總是將手把抓得緊緊的,殊不知,因為這樣的想法作祟,多少人付出代價呀!當兩手繃直,其實身體也跟著僵硬,那就別說脖子了,上半身像石膏一樣硬梆梆的已經夠痛苦了,難受的是屁股也深怕我會忘了它,緊跟著也來湊熱鬧,磨呀磨,就像石磨磨米一樣,痛死啦!雖然已經穿了車褲,等於加了一層保護墊,但騎行時間一拉長,姿勢又不對,功效似乎也不見了。

    後來的惡性循環就是當屁股磨得很痛了,只好盡量避免碰到坐墊,這麼一來,我的小腿就得擔負起施力的工作,有一天沒穿襪套時,騎在我後頭的車友好意提醒我小腿不要用力,當時除了努力擠出微笑禮貌的說謝謝,其實心裡一直碎碎念:「那還要你講,如果屁股不痛,幹麻讓小腿用力,這一用力,原本勻稱的小腿可會變成蘿蔔耶!」為了要撐起整個上半身的重量,背部的弧線跟脖子都無法維持在理想狀態,結果弄得本來不會使用到的身體部位,連帶通通中獎,此刻真的是「好痛、好慢、好難過!」

改造騎姿大作戰

    光是看到上面的種種描述,就知道對公路車操控不得法真是一種酷刑,哪來享受啊!到了第三天,國家級的狄教練開始注意到我的騎車姿勢不對,也許對他的視覺已經產生威脅,也就是看不下去了,於是他忍不住發揮教練的本能,得空就在我身旁指導。首先,他檢查了車子的坐墊高度是否與我的身長吻合,這一點是騎車的基本常識,但一般人常忽略此處,造成髖關節可動的範圍縮小,長期若是如此,容易變成螃蟹步。狄教練看了看我的車的確有這個問題(當然,我還沒有螃蟹腳!)加上我的把手距離太遠,他認為我的坐墊應該再提高一點,而且往前推進一些,就這樣,不但改善上述兩項問題,我也偷偷吸收了教練的實用智慧,接下來回家唬唬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接下來是騎行者的姿勢問題,這個真的很難,因為騎乘公路時所用到的肌肉,在一般日常生活中通常都不太會用到,要刻意使用某部位肌肉,並不容易啊!加上先前自己騎車,早就積習(陋習)已深,一時半刻想要立即改正,恐怕是癡人說夢。不過既然有專業教練指導,就算當個癡人,總比快成了「廢人」好吧!於是死馬當活馬醫,只想認真聽講,看看能否迅速改善身體酸痛的情形。狄教練說:首先最要緊的是肩膀不能僵硬必須放輕鬆,主要力量則是來自腰間部位。尤其大腿要從鼠蹊部連根抬起,大部分的人都會不自覺得從膝蓋、甚至會連腳踝跟腳掌整個往上提起,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用力方式,千萬要跳脫刻板印象,戒掉「用力往下踩」的壞習慣,改成「把踏板往上提」。狄教練邊騎邊在旁講解兼示範,看他隨性的這裡放掉,那裏又鬆下來的樣子,長得如水牛般壯碩的他,卻靈巧得像隻羚羊,我說他堪稱台灣最靈活的胖子,他搖著那粒招牌光頭,非常樂意接受這樣的封號。看他一點都不怕摔倒,車子好像是他身上的玩具,也像是他身上的一件衣服,要脫就脫,要穿就穿,穿脫自如,輕鬆悠哉好瀟灑,原來這才是真正享受騎車的狀態呀!一時間我都快看呆了,忘了自己的姿勢還是那麼畸形,到處也還是酸痛,不過,痛歸痛,起碼已經知道騎乘單車也是一種運動,當然也要講究正確姿勢,而且騎車時注意幾個重點,就可以揮別酸痛,並將騎乘技巧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何樂不為?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講解示範完畢之後,剩下的工作就得靠自己費心理解、不斷嘗試並隨時讓教練再調整了。放鬆這件事其實是許多運動的基本要求,因為自己曾經是游泳隊,所以深知放鬆的秘訣,尤其是脖子到肩膀這一區段更是關鍵,我們常不自主的聳肩緊繃著卻不自覺,即使是平常不運動的時候,很多人也並沒有放鬆呢!解決之道唯有透過自我覺察時時提醒,然後就只能天天騎呀騎呀,讓動作成為一種「下意識的思考」,功力方能倍增。

暖身或按摩的重要性

    騎車其實很少人會注意到做操的問題,總覺得又不是打球或游泳不必浪費時間,其實騎車比打球更需要做暖身操啊!打球還可以在球場跑來跑去,而騎單車是長期處於一種固定的姿勢,血液循環一定受到影響,所以暖身操很重要。騎行中如果覺得不舒服,也可以邊騎邊趁機扭動身體姿勢;或是單手捶捶大腿或小腿;手臂來個大繞環,肩膀、手腕動一動…,當然,這前提是你已經有基本的騎車能力,平衡感也還不錯,否則請不要輕易嘗試。另外,騎行中的休息時間,也是繼續做操或按摩的好時機,一方面舒緩筋骨,讓肌肉適度鬆弛,另一方面也持續暖身,別讓好不容易啟動的身子又冷了下來,造成抽筋的現象。因為有教練隨時示範提醒,每回休息時間,一堆車友都是盡量找機會拉筋。

    通常一離開單車,就會很想活動下半身,此時先讓身體蹲下,並將兩個腳板併攏,大腿往外翻,再用手肘幫忙抵住,然後背盡量往下壓,一定讓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快。這是狄教練喜歡教大家的一種操,因為他喜歡吃補給車上的食物,這麼一來既可以繼續哈拉吃東西,又能達到拉筋的目的,雖然姿勢的確不雅,不過效用卻多多唷!如果要讓上半身鬆脫,來個互相背對背的伸展操也不錯。甲乙兩方先背對背,兩隻手臂伸直互勾,甲方彎腰拱背將乙背起來,乙方完全放鬆成大字型躺在甲的背上,接著兩者交換,直到上半身關節都舒暢為止。

從「騎車樂?」到「樂騎車!」

    一直到第10天之後,才真正享受到騎車這件事所帶來的樂趣,一種可以騎得更快更舒適的感覺油然而生,此刻,原本硬得像石頭一樣的「高級」坐墊已不再跟我作對,身體的驅動彷彿多了一層柔軟的海綿包覆,一樣踩踏卻輕鬆自在多了,當然騎著騎著,動作還是又會慢慢回到錯誤之處,不同以往的是,偶爾狄教練發現會提醒我,而自己也開始注意騎乘的姿勢是否正確。                     

    這回騎車會讓我當回事,跟每天騎乘有很大的關係。『京騎滬動』的活動安排,除了每一小時中間短暫的休息10- - 20分鐘之外,都是一口氣騎到終點,這樣對於練習騎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騎就是20天,若是又有人指導修正動作,表示隔天還有機會練習體會並將其記憶下來,對比平常在家只當作休閒,久久才碰一次車,學習的成效可想而知。當然,團體中的組成成員也是影響我將騎車定位為專業的重要因素。此次團員中不乏真正的專業或熱愛騎單車者,他們跨上車就將騎車當作一種挑戰或是樂趣看待,我可不是!騎車只是為了讓自己可以慢慢旅行,緩緩品味週遭景觀或人事物,所以從不在意騎行姿勢,更不講究車子的性能到底適合在哪一種路況騎行。如今,有幸與這些專業的車友們共聚一堂,透過私下的觀察與他們無私的分享,相對於以往淺薄又片斷的單車騎乘常識,實際經過體驗的領悟當然是更上層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總要親身參與,然後親臨實際才能在生活中應用得宜。這回的『京騎滬動』除了歷史、人文、地理景觀的探索外,從一開始的「騎車樂?」到結束是我想說的竟是「樂騎車!」其中的千迴百轉、箇中滋味,可是點滴在心頭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美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